通訊員徐正美、謝偉明報道:近日,衡陽市中心醫(yī)院婦科依托醫(yī)院MDT團隊的強強聯合,為2名晚期卵巢癌患者成功實施了腫瘤細胞減滅術。
案例一:順利完成卵巢癌腫瘤細胞減滅術
患者敖女士,59歲,因“腹脹1+月,發(fā)現盆腔腫物1+小時”于入院,婦科B超提示:盆腔偏右側包塊性質待定(大小約68*60mm),來源于卵巢,囊腺瘤(或Ca)?其它待排;子宮壁聲像,考慮子宮多發(fā)肌瘤(較大者偏左側壁,大小約59*58mm);盆腔大量積液(深約61mm)。腫瘤標志物(女):糖類抗原CA-125>1000.0U/ml,人附睪蛋白41063.8pmol/L,細胞角蛋白19片段測定23.64ng/ml。華新CT:1.盆腔囊實性占位,腹盆腔大量積液,腹膜及腹腔多發(fā)增大淋巴結,性質待定:考慮卵巢Ca伴淋巴結轉移可能性大,腹膜小結節(jié)樣轉移可能,建議結合臨床隨診復查及病理檢查。2.子宮多發(fā)肌瘤可能大,建議超聲。核磁:1.盆腔囊實性占位,腹盆腔大量積液,腹膜多發(fā)結節(jié),左側腹股溝區(qū)腫大淋巴結,性質待定:考慮卵巢Ca伴腹膜、腹水及左側腹股溝區(qū)淋巴結轉移可能性大,建議病理檢查。2.子宮多發(fā)肌瘤可能大。
在醫(yī)院組織下,婦科周菲主任組織多學科MDT團隊術前查看病人、分析病例資料,討論并制定手術方案。術中探查:緩慢放出淡黃色腹水約4500ml,見盆腔12*10*8cm菜花狀費生物,質硬團塊狀,與周圍腸管膀胱致密粘連,子宮雙附件結構不清,膀胱底部見片狀腫物累及,盆底腹膜多發(fā)粟粒樣結節(jié),大網膜攣縮、多處見菜花狀贅生物,橫結腸中段見腫瘤侵犯改變。
婦科周菲主任協同普外科賀賽奇副主任醫(yī)師、唐水平副主任醫(yī)師帶領團隊順利為敖女士完成開腹卵巢癌腫瘤細胞減滅術(子宮全切+雙附件切除+卵巢動靜脈高位結扎+腸切除+闌尾切除+膀胱壁腫物切除+大網膜切除+盆腔淋巴結活檢+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活檢術+盆腔粘連松解+腸粘連松解術)。敖女士術后恢復好,已順利出院。
案例二:順利完成開腹中間性腫瘤細胞減滅術
患者劉女士,訴今年5月份無明顯誘因出現腹脹不適,無便秘等不適,后感腹脹較前加重,就診于當地醫(yī)院,查CT:盆腔不規(guī)則低密度腫塊(120*85mm),右中下腹部大網膜、腸系膜增厚并多發(fā)小結節(jié),性質及來源待定,卵巢CA并腹腔種植轉移?其他待排,腹及盆腔積液,腫瘤標志物:CA125>10000 HE4>1500,考慮卵巢惡性腫瘤可能性大。為求進一步診治,于7月份就診我院,取腹水送細胞學檢查:(腹水)見腺癌細胞,結合免疫組化考慮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。行TC(紫杉醇+卡泊)方案三次新輔助化療。復查腫瘤標志物:糖類抗原CA-125474.8U/ml;全腹部CT三維并增強提示:盆腔內右側附件區(qū)巨大占位較前縮小,腹水較前減少,腹膜結節(jié)樣增厚較前改善。
因患者病情復雜,我院多學科MDT團隊討論后制定手術方案。婦科周菲主任協同普外科賀賽奇副主任醫(yī)師帶領團隊默契配合、迎難而上。順利完成開腹卵巢癌中間性腫瘤細胞減滅術(子宮雙附件切除術+大網膜切除術+盆腔淋巴結切除術+腹主淋巴結切除術+闌尾切除術+膀胱壁腫物切除術+盆底腹膜切除術+腸粘連松解術+盆腔粘連松解術)。劉女士術后恢復好。
據悉,卵巢癌是嚴重威脅婦女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,發(fā)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位居第3位,病死率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。大多數早期沒有特異癥狀,絕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存在局部或遠處播散,預后差。目前,卵巢癌的主要治療手段為手術為主,輔以化療及后續(xù)靶向維持及免疫治療,滿意減瘤、術后快速康復及后續(xù)規(guī)范藥物治療為卵巢癌患者帶來顯著的獲益。
衡陽市中心醫(yī)院采用多學科協作診療(MDT)模式,整合各個科室的優(yōu)勢和各學科的最高診療水平,以確保為患者提供最佳的個體化診療方案,在術前充分評估,術中多學科手術團隊默契配合,盡量達到滿意腫瘤滿意減滅術,術后共同管理,利于改善患者預后。